兩岸新青年-別當美國國會的豬隊友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第88號決議案,再度確認《臺灣關係法》與對臺六項保證,最值得註意的是,這是美國第一次將六項保證列入國會法案,之後還將送交眾議院審議。對此臺灣朝野自然一片歡騰,時代力量更專門發新聞稿表達感謝之意。


臺灣利益反而受損

美國國會通過友臺法案其實算不上什麼新鮮事,或者說,美國國會經常這麼幹,畢竟國會內部有那麼多友臺和對中國大陸抱持敵意的議員。而且自從臺灣實現民主化以來,基於意識形態上的共同價值,美國國會也多以正面態度看待臺灣。

不過還是要提醒,真正能影響美國對臺政策的是行政部門,而專責外交事務的部門一般對臺態度保守,所以準執政黨及其側翼還是不應高興太早。過往的教訓更是表明,美國國會對臺灣事務的動作越激進,其對兩岸關係的傷害越大,而最終結果卻可能是讓臺灣的利益受損。

1995年,李登輝訪問康乃爾大學事件前後,中美臺三邊關係激烈擺盪,當時美國參眾兩院分別以97比1和396比0的一面倒結果通過決議,要求政府向李登輝核發赴美簽證,臺灣內部自然也是一片歡騰,而且有些喜出望外。但美國的對中政策幕僚基於專業考量還是表達反對立場,但柯林頓當時因為想要爭取國會支持,所以採取瞭順勢而為的態度。

但後續的發展顯然出乎美國的意料,李登輝將之視為美國對自己的背書,因此在康乃爾大學的演說一改往日統一不離口的作法,並藉機宣示臺灣的主體性。大陸方面在經過短暫的內部爭論之後決定採取激烈反制措施,不僅對美暫停各類官方交流活動,還召回駐美大使,而對臺灣,更是中斷已經進行多年的兩會協商和密使溝通,兩岸關係的正面發展趨勢從此戛然而止。

柯林頓總統也不得不改弦更張,為瞭安撫北京,他親自致信江澤民,表示美國將堅持新三不政策,也就是不支持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不支持臺灣獨立,以及不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而這一宣示最終還在柯林頓訪華期間由他親口向外界說出。可想而知,這對臺灣的衝擊有多大,李登輝成瞭美國人眼中的麻煩製造者,而臺灣高級官員訪美由此也受到重重限制。此前幾年兩岸基於善意所營造出來的關係向好氛圍不僅中斷,大陸還加大軍事準備力度和外交遏阻力度,臺灣在其他地區的活動空間也大大限縮。

究其本源,在於臺灣方面錯估美方對臺灣的支持,誤以為國會的越南商標申請相關費用大力支持就是自己的尚方寶劍,而臺灣領導人以此為政策出發點,想要在國際場合尋求突破,則更是隻能激化矛盾。

這個教訓也提醒未來的執政者,美國對臺灣的戰略再保證當然是臺灣保有既定政治體制的重要前提,但這並不意味著臺灣就由此獲得瞭充分的活動空間,歸根究底,美國的對臺政策還是以不損及中美關係為前提。在柯林頓時期,中美經貿互動尚處低端,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也遠不及現在大,彼時美國尚且可以為瞭平息大陸的怒火而不惜犧牲臺灣的利益,而以現在的國際政治經濟情勢和中美關係的大局來看,美國就不可能輕易為臺灣背書。

美豬議題隻是開始

或許很多人會認為現在美國大加推動重返亞洲戰略,在南海議題上也對大陸採取高壓態度,但是清醒的觀察者也都註意到,美國的動作還是以宣示為主,尚未採取任何真正意義的威懾行動。美國當然希望借助臺灣之力來制衡大陸,但這絕不意味著允許臺灣挑釁大陸。相反,美國對臺灣的予取予求卻愈發露骨,新政府還未上任,就已經傳出要開放美豬進口而引爆爭議,這恐怕隻是美國對臺經貿政策的第一輪壓力測試而已。

因此,想想過往的種種,特別是當年的情景還是蔡英文親身經歷,就更應該戒慎恐懼才對。

(作者為臺灣大學國傢發展研究所博士生)

(旺報)


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佈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瞭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或大意內容相同、類似的文章

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

發言涉及攻擊、侮辱、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社會正義、國傢安全、政府法令之內容,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

請勿以發文、回文等方式,進行商業廣告、騷擾網友等行為,或是為特定網站、blog宣傳,一經發現,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

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報導或商標在越南註冊相關連結

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越南商標註冊流程財產權之資訊

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且未經證實、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不實謠言等

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圖片)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商標、專利等權利;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
arrow
arrow

    lbb117hb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