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通報典型網絡支付詐騙案例 提醒市民謹防被騙

網絡購物人群數量正日益增大,而阿裡旺旺、支付寶、餘額寶又是網購人群最廣泛使用的通訊軟件和支付平臺,近期,犯罪分子利用支付寶實施詐騙的方式越來越多,而盜刷他人支付寶的新型犯罪手段也開始出現。近日,順德區檢察院向媒體通報瞭兩宗典型案例,並提醒市民應妥善保管個人支付賬號,掌握網銀安全常識,謹防被騙。

用支付寶做 刷單 兼職被詐騙

今年2月6日美國商標查詢18時許,楊女士在陳村的傢中休息,其間手機收到一個陌生網站發來的 網上刷單 兼職,並稱每次刷單會返還5-10元的好處費。百無聊賴的楊女士覺得有利可圖,便答應瞭,並按照 客服 發來的一個網店二維碼,進店自費購買瞭一件衣服,幾分鐘後,楊女士便收到本金和10元好處費。之後, 客服 不斷加大購買金額,直至20時許,楊女士通過支付寶一共轉賬29520元。此時, 客服 要求楊女士繼續購買29160元的物品,才能將前一次的本金及好處費歸還。楊女士這才察覺不妥,直至次日,她也沒收到還款,於是報警。

5月27日,順德警方以犯罪嫌疑人陳某涉嫌詐騙罪向順德檢察院提請審查逮捕。偵查機關查明,2017年2月份開始,陳某使用個人QQ賬號和支付寶賬號在網絡上以每個人民幣100元的價格從他人處購得支付寶賬號,再通過網絡以每個人民幣130元至150元的價格賣給別人,從中賺取差價。之後,購買支付寶賬號者利用購得的支付寶賬號在網絡上實施詐騙行為。經查實,陳某所賣出的其中一個支付寶賬號就是對被害人楊女士實施詐騙所用的支付寶賬號。

檢察官介紹,針對陳某一案,需要提醒市民應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支付寶、微信等資金賬號,不要輕易向他人泄露資金賬號及密碼,不要買賣資金賬號或者將賬號隨意借給他人使用。而楊女士的遭遇也說明,不可盲目相信陌生人,防人之心不可無,要冷靜分析對方言語的真實性,不輕易將錢財轉給陌生人;對於一些不合常理的高額報酬或者突如其來的巨額財產,不要輕易相信,切忌有貪小便宜的心理;萬一發現被騙後,要及時保存好嫌疑人信息、轉賬記錄等相關證據材料,並向公安機關報案。


男子被工友盜刷支付美國商標申請費用寶 螞蟻花唄

今年5月13日15時許,犯罪嫌疑人梁某在勒流街道富安工業區三揚股份有限公司內,以借用手機為由取得工友羅先生的手機後,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利用重置密碼的方式登錄羅先生的支付寶賬戶,並利用支付寶的掃描支付功能,掃描瞭四個虛擬商戶的交易二維碼,通過羅先生的支付寶中 螞蟻花唄 成功交易四筆,支出金額共7397元。得手後,犯罪嫌疑人梁某將上述交易金額套現,扣除手續費後,梁某取得贓款共6287元。

檢察官解釋,犯罪嫌疑人梁某通過重置密碼的手段進入被害人的支付寶賬號,並通過 螞蟻花唄 支付虛假的商品交易,然後套取資金,上述行為均是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實施的,而梁某套現後並沒有將相關情況告知被害人,並將套取的資金用於個人支出。檢察官認為,梁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涉嫌盜竊罪。

目前,梁某已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檢察官提醒,本案涉及支付寶 螞蟻花唄 被盜刷,屬於較為新型的犯罪手段,市民日常在使用支付寶賬戶時,記得要及時退出登錄;此外,由於使用密碼登錄支付寶賬戶存在利用手機短信重置登錄密碼的風險,故建議開通支付寶的刷臉登錄,因為人臉是支付寶賬戶所有人的專有特征,他人無法盜用,同時,盡量關閉 小額免密支付 等不需要輸入支付密碼即可進行付款的功能。(珠江商報 記者 謝意)

原標題:檢察院通報典型網絡支付詐騙案例 提醒市民謹防被騙

美國商標登記台中
arrow
arrow

    lbb117hb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